中文考研网首页 > 考研资讯 > 复习备考 > 正文

2025年教育硕士心理学第十章注意预测考试知识点解说

点击数:2221 发布时间:2025-04-22 收藏本页

阅读正文

2025年教育硕士心理学第十章注意预测考试知识点解说

第十章 言语和技能

1、填空题

1、外部言语分为(口头语言)和(书面言语)。

2、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训练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叫(高原现象)。(1998年、2025年填空题)

3、学会的技能、方法对未来的技能、方法的学习产生影响,叫技能的(迁移)。(2025年填空题)

4、动作技能的形成,一般要历程从动作定义到(动作表象)再到具体动作如此三个阶段。

5、智商技能就其对象、方法和结构而言,具备(观念)性、(内潜)性、(简缩)性。

6、按乔姆斯基的理论,语言有深层结构和(表层)结构。

7、技能按其性质的特征可分为智商技能和(动作)技能。

8、打字、说话等是(连贯)动作技能;打篮球、打乒乓等是(开放)动作技能。

9、具备情境性、反应性、简略性特征的是(对话言语)

10、新旧活动反应相同而刺激不同时,容易发生(正迁移)(2025年填空题、2025年选择题)

11、具备随便性、拓展性、计划性特征的是(书面语言)

12、学外语时,本国语言具备(负迁移)用途。

13、在训练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、活动速度和(准确性)的变化。(2025年选择题)

14、聊天、辩论、讨论等言语活动是(对话语言)

15、新旧活动刺激相同而反应不同时,容易发生(负迁移)

2、解释说明

1.语言:是由词语(包含形、音、义)按肯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,是人类所特有些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。

2.言语:是个体借用语言传递过程,也就是知道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。(1998年、2025年解释说明)

3.内部言语:是非交际性语言,是指借用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。

4.技能:个体运用已有些常识经验,通过训练而形成的智商动作方法和肢体动作方法的复杂系统。(2025年解释说明)

5.习惯:是人在肯定情境下智能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。(2025年选择题)

6.动作技能:是指在学习活动、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中外部行为的操作方法系统。

7.训练曲线:是训练进程与训练成效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。

8.高原现象: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训练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。

9.技能的迁移:是指已学会的技能、方法对未来的技能、方法的学习产生的影响。

10.技能的干扰:已学会的技能、方法对一样的新技能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,妨碍新技能的学习和形成,称作技能的干扰,也称作技能的负迁移。

11.智商技能:又称心智技能,是指借用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法系统。(1999年、2025年、2025年解释说明)

3、简答卷

1、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。(1999年简答卷)

答: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:

(1)语言是由词语(包含形、音、义)按肯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,是人类所特有些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。

言语是个体借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,也就是知道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地过程。

(2)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些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划;言语指个体依据其所学会的语言常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。

(3)语言是社会现象,具备较大的稳定性,言语是心理现象,具备个别性和多变性。

(4)语言是交际和思想的工具,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。

语言和言语的联系:

言语离不开语言而进行,离开了语言,人不可以通过言语进行交际或思维;语言也离不开言语,离开人的言语活动,语言就不可以发挥任何功用。

2、简述乔姆斯基的言语理论。

答:乔姆斯基第一区别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。

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;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。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一样的表层结构来表述。另外,不一样的深层结构,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。

第二,乔姆斯基觉得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不是通过学习,而是人先天就拥有这种转化的本领。其证据是:

第一,不同民族的人,其认识常有一同之处。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。但各民族表达的方法则明显不同,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。

第二,不同民族的儿童,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,但他们学会发音、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,时间也大致一样。.

第三,语言进步的阶段和动作进步的阶段基本一样,动作进步到什么水平,语言也进步到什么水平,不论什么民族都是一样的,即语言和动作进步是平行的。动作的进步是天生的,语言也是这样。

第四,儿童学习说话,有个重点期。过了重点期,学习语言就非常困难。这一事实不可以用学习来讲解。由于就其它学习而言,学习力是伴随年龄增长而提升的,不会因年龄增长,学习力反而降低。

3.通过实例说明技能与习惯有什么区别。(2025年论述题)

答:(1)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些常识经验,通过训练而形成的智商动作方法和肢体动作方法的复杂系统。习惯是人在肯定情境下智能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。

(2)技能是愈加向肯定的规范动作体系提升,而习惯则愈加维持原来的动作组织状况。这就是说,习惯是守旧的,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近。

(3)习惯没水平高低之分,但有好坏之别。譬如一个培养好卫生习惯人,不会随地吐痰,而没培养好卫生习惯的人,总是随地吐痰。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。譬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。

(4)技能是既和肯定的情境又和肯定的任务联系;习惯则只不过和肯定情境而不和肯定任务相联系。技能是由肯定任务所始动,所以它是主动的,需要时就出现,无需时就不出现。习惯则只由肯定的情境而始动,所以习惯是被动的。譬如吹口哨,对党员来讲,它是技能,只有在需要时才吹;而对有的人来讲,是一种不好的习惯,到肯定场所就吹。

(5)技能要与肯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;而习惯则不是,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,拿这一次动作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作比较。给技能作对照的肯定是客观标准,或者是其他人的示范,或者是动作的商品,或者是需要的指标。给习惯作对照的,则只不过上次的动作。这就是说,技能形成中除我们的动觉反馈外,还需要别的反馈。习惯则不是如此,它仅需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。

4.高原现象及其成因。

答: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训练成绩停顿的现象。

高原现象产生是什么原因主要有:

(1)感觉机能和中枢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用途减弱;

(2)提升训练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办法尚未形成;

(3)训练办法不当,一时没办法突破困难;

(4)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;

(5)动机强度减弱,兴趣减少,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;

(6)意志品质差,缺少继续提升的勇气和信心;

(7)自满情绪;

(8)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,其成绩末显现出来等等。

5.简述技能形成的条件。

答:(1)动作定义的学会:动作技能的形成,一般要历程从动作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如此三个阶段。动作是可以说源于己应该去如何进行动作;动作表象就是可以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怎么样去动作;具体动作则是自己可以依据动作表象去实质进行的动作。

(2)示范: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,而范例总是由视觉通道提供。

(3)反馈:有反馈才能有进步,没反馈就没进步。由于,只有通过反馈,才能了解我们的动作是不是合乎需要,不通过反馈,动作就失去遭到强化的机会,只有使合乎需要的动作遭到强化,不合乎需要的动作受不到强化,自己才能分辨什么动作正确,什么动作不正确。但当技能已经熟练学会,反馈就未必必要。

(4)训练中的时间分配:训练要有间歇,有间歇的训练效率比没间歇的训练效率高。

6.智商技能及其特点。

智商技能又称心智技能,是指借用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法系统。

智商技能的特点有:

(1)观念性。就智商技能的对象而言,其直接对象不是具备肯定物质形成的客体,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印象。可见,智商技能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。

(2)内潜性。就智商技能进行的方法而言,它是在头脑中借用内部言语默默进行的,从外部非常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,可见,智商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。

(3)简缩性。就智商技能的结构而言,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、简化的。因为它是高度省略、高度压缩的,所以总是很难使人知道到其活动的全部过程。智商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智能化的过程。

考研网,为考生提供考研时间,考研报名,考研培训辅导,院校专业信息,考研准考证打印,考研分数线,考研成绩查询,考研复习资料,考研复试调剂,考研真题下载以及线上考研辅导课程学习。

Copyright(c)2018-2025 中文考研网(https://www.yppta.com/)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127099号

中文考研网(https://www.yppta.com/) 版权所有